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概况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执行院长王海龙教授作为主要完成人的“半导体材料高质高效磨粒加工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有力促进了我国超硬材料产业及半导体等应用领域的高质量发展,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是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继2020年度何季麟院士主持完成的“平板显示用高性能ITO靶材制备关键技术及工程化”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后,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建设领域再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的国家科学技术奖是我国科学技术的最高奖项。截至目前,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共获得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为引领河南乃至全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彰显出一流建设学科的实力和担当。面向未来,学院将秉承“求是 担当”的校训精神,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为主线,凝心聚力,大力推进材料领域国际前沿科学问题、行业颠覆性技术、关键共性技术难题等方面的研究,引领新材料产业提质升级,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王海龙教授个人简介
王海龙,男,1977年10月出生,河南长葛人,汉族,中共党员,河南省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新型超硬材料及高档制品开发,通过原料表面改性、新型烧结助剂开发以及微结构调控等手段为开发新型超硬材料及高档制品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撑。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1项以及多项企业横向课题。基于高熵陶瓷理念设计并制备了多种高熵陶瓷,首次发现了一硼化物高熵陶瓷的超硬现象,并揭示了其超硬机理。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h-index 37,授权中国发明专利52件。获中国专利银奖1项,中国建材联合会•中国硅酸盐学会建筑材料科技发明奖一等奖1项、基础研究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创业成果获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入选中原基础研究领军人才和郑州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兼任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陶瓷分会副秘书长、青工委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程陶瓷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河南省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和 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 两个期刊的 Associate Editor,《现代技术陶瓷》《粉末冶金技术》期刊的编委。
领衔的先进陶瓷材料团队入选2023年度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近5年团队成员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青年人才托举工程1人,中原基础研究领军人才1人,中原青年拔尖人才2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2人,河南省创新创业优秀博士后3人。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郑大材料):喜报!我院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一颗芯片的制造工艺非常复杂,需经过几千道工序,加工的每个阶段都面临难点。欢迎加入艾邦半导体产业微信群: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