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SiC)作为一种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因其在电力电子、微波器件、高温传感器等领域的出色物理和化学特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SiC晶片的制备和加工过程中,表面金属残留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金属残留不仅影响SiC晶片的电学性能和可靠性,还可能对后续器件的制造和封装过程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开发高效的SiC晶片表面金属残留清洗方法,对于提升SiC器件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清洗方法概述

SiC晶片表面金属残留的清洗方法主要包括三类:化学清洗、物理清洗和物理化学复合清洗。化学清洗通过化学反应去除金属残留;物理清洗则依靠物理作用去除污染物;而物理化学复合清洗则结合了化学和物理两种清洗方式的优点,能够更高效地去除金属残留。

化学清洗方法

化学清洗常使用特定的化学溶液,通过化学反应去除SiC晶片表面的金属残留。常用的化学清洗溶液包括:

  1. 硫酸-双氧水(SPM)溶液:SPM溶液是一种强氧化剂,能够去除SiC晶片表面的有机物和金属离子。清洗时,将SiC晶片置于SPM溶液中浸泡,通过加热和搅拌加速化学反应,使金属残留物溶解在溶液中,清洗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

  2. 氨水-双氧水-水(APM)溶液:APM溶液具有碱性,能够中和SiC晶片表面的酸性残留物,并去除金属离子。清洗时,SiC晶片被浸泡在APM溶液中,通过加热和搅拌加速化学反应。

  3. 盐酸-双氧水-水(HPM)溶液:HPM溶液中的盐酸能够溶解氧化物,通过加热和搅拌清除金属残留物,清洗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

  4. 氢氟酸-双氧水-水(HFPM)溶液:HFPM溶液中的氢氟酸能够去除硅的氧化物和金属氟化物,清洗过程与其他溶液相似。

物理清洗方法

物理清洗方法依靠物理作用去除SiC晶片表面的金属残留,常见方法包括:

  1. 超声波清洗: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产生的空化效应和微射流效应,对SiC晶片表面进行冲击和剥离,去除金属残留。清洗时,将SiC晶片置于超声波清洗机中,使用去离子水作为清洗液。

  2. 兆声清洗:兆声清洗通过高频声波振动作用去除金属残留,相比超声波清洗,兆声清洗具有更高频率和更强的振动作用,能够更高效地去除金属残留。

  3. 喷砂清洗:喷砂清洗通过高速喷射的砂粒对SiC晶片表面进行冲击和磨削,从而去除金属残留和氧化物层。尽管这种方法较为有效,但可能会对SiC晶片表面造成一定的损伤,需要谨慎使用。

物理化学复合清洗方法

物理化学复合清洗结合了化学清洗和物理清洗的优点,能够更高效地去除SiC晶片表面的金属残留。常见的复合清洗方法有:

  1. 化学机械抛光(CMP):CMP是一种结合化学腐蚀和机械摩擦的清洗方法,通过化学浆料和抛光垫的协同作用去除SiC晶片表面污染物,适用于对表面质量要求较高的集成电路制造。

  2. 氧化-溶液清洗:氧化-溶液清洗通过在SiC晶片表面形成氧化膜,然后用溶液去除金属残留。此过程通过氧化处理先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防止金属残留进一步渗透到晶片内部,然后用含清洗剂的溶液去除金属和氧化物层。

结论

碳化硅晶片表面金属残留的清洗方法种类繁多,包括化学清洗、物理清洗和物理化学复合清洗等。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SiC晶片的材质、污染物类型及清洗需求选择合适的清洗方法。同时,清洗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环保要求也必须得到重视,以确保不对SiC晶片造成损伤或产生有害废弃物。通过合理的清洗工艺和参数选择,能够有效去除SiC晶片表面的金属残留,从而提高SiC器件的质量和性能。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半导体信息):碳化硅晶片表面金属残留的清洗方法研究

作者 808, ab

zh_CN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