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据泰科思特副总裁陈培乐在2025年玻璃基板TGV产业链高峰论坛上的演讲整理,仅供传递行业信息。

在本次论坛上陈培乐副总裁主要从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技术成果、技术优势总结以及潜在合作与建议给大家详述了2-25um(L/S)细线路图形解决方案。
一、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1、项目背景
客户需求:台湾企业要求开发玻璃基板(替代硅基)超细线路工艺,以提升封装板产能(300×300板提升60%产能,515×515板提升200%产能)及良率(50%-90%)。
行业痛点:传统硅基半导体工艺产能低(12寸晶圆仅产3-6块),亟需板级封装技术突破。
2、玻璃基板核心难点
脆性高:0.1mm超薄玻璃易碎裂。
电镀填孔难:1:10以上深径比量产能力不足,最小孔径需达30μm。

3、创新解决方案

垂直式显影蚀刻设备
结构优化:第三代夹具耐酸碱/高温,1万次测试零破片,支撑0.1mm玻璃垂直无接触加工。
喷盘均匀性:压力均匀性97.8%,结合铜厚实时补偿蚀刻,提升线路精度。
AI仿真与数据库
联合北京地质大学构建参数模型,模拟设备波动、材料形变,优化工艺窗口。
电镀技术合作
引入韩国NEOPMC填孔技术(1:12深径比,30μm孔径),2024年6月落地测试。
二、技术成果
-
良率突破:3μm线宽线距玻璃基板良率100%(20+样本测试),铜基3μm线宽/9μm线距达成。
-
量产进展:重庆客户实现0.1mm玻璃小批量量产(100片/日),三个月零破片。
-
路线图:2024年4月底完成2μm线宽显影验证,6月开放电镀样品测试。
三、技术优势总结
1. 垂直工艺:减少接触损伤,适配超薄玻璃。
2. 高精度控制:AI仿真+实时补偿,实现纳米级误差(玻璃基表面线宽误差<200nm)。
3. 产业链整合:国际技术合作(韩国电镀)+本土研发快速迭代。
四、潜在合作与建议
-
技术推广:突出玻璃基板在芯片高集成度场景的替代优势(如CoWoS封装),针对性接触先进封装厂商。
-
产学研深化:联合高校发表技术白皮书,增强行业影响力。
-
标准化推进:主导超细线路玻璃基板工艺标准制定,抢占技术话语权。
关于泰科思特
深圳市泰科思特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拥有完全独立自主的研发生产制造能力,为全球8个国家和地区提供16款先进电子制造尖端设备产品,专注于为2-25微米线宽线距细线路图形提供完整的制造解决方案。
通过不断地自主研发技术升级,泰科思特已形成一套完整的2-25μm(L/S)细线路图形解决方案,全面覆盖显影线、蚀刻线、去膜线、电镀线、隧道烤箱等。
公司规模:员工270+人,研发占比30%,业务覆盖国内60%以上载板客户,产品出口至日、韩、越、中国台湾等地区。

公司实验室:深圳1000㎡实验室,主导超薄玻璃(0.1-15mm)样品测试。
END
艾邦建有玻璃基板与TGV技术交流群,可以加强产业链的合作,促成各企业的需求对接,同时您也可以与行业精英共同探讨玻璃基板及TGV技术的前沿动态,共享资源,交流经验,欢迎您的加入。

活动推荐一:第二届玻璃基板TGV产业链高峰论坛(8月26-27日 深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