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架构不仅决定了芯片本身的性能,也在很大程度上引领了整个芯片产业及其生态。行业内主流CPU架构长期处于X86和ARM二分天下的状态,两者均为非开源指令集。而新兴的RISC-V作为开源指令集,拥有更适于扩展的先进架构、更经济的成本、更强的生命力,产业生态处于发展初期,为主流CPU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新机遇,有利于芯片产业在万物智联的AIoT时代呈现百舸争流、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跨越百亿里程碑

RISC-V国际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在2022年11月的云栖大会上公布,目前基金会成员有3100余家,RISC-V架构芯片累积出货量已超100亿颗。这样的好成绩仅用时12年,展现出RISC-V旺盛的生命力。

2022年7月RISC-V国际基金会成员数量

技术奕谈 | RISC-V的C位进击之路

(来源:RISC-V国际基金会)

 

通过近几年世界范围内的评估和试用,RISC-V已经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显示出技术和市场优势,国际上围绕RISC-V的学术交流、产品发布、应用示范、生态建设等活动日益广泛,RISC-V已成为业界当之无愧的新宠。

性能不断提升

RISC-V产品性能不断提升,芯片主频正从1GHz向2GHz演进,快速补足性能差距。RISC-V国际基金会已经布局70多个技术小组开展技术标准制定,行业内已有超160个面向各领域的处理器内核,在各行业渗透率越来越高,RISC-V开始从嵌入式物联网应用逐步迈向高性能应用领域。

在取得快速进步的同时,大家也要清醒地看到RISC-V还有诸多难题待攻破。唯有直面问题、扫清障碍,才能最终让基于RISC-V的系统应用于越来越广泛的AIoT场景中,满足更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基础软件需完善

CPU架构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态系统,尤其依赖于需要高投入和长研发周期的基础软件。X86和ARM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生态,尤其是在操作系统、基础库、编程语言与编译器、开发环境和运行环境等基础软件方面,构成了对CPU架构的强大支撑,而现阶段RISC-V在这方面亟待发力。

指令集架构作为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分界线,也是基础软件生态的起始点,而基础软件犹如IT生态的“黏合剂”和“催化剂”,是基于RISC-V架构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更高性能的RISC-V硬件可以支持更多软件的适配,更多软件的适配才能让RISC-V向更高性能领域发展。曾经X86生态和ARM生态均成就了行业巨头,未来RISC-V也将为新的巨头孕育万亿级基础软件提供市场机会,为此,亟需对RISC-V基础软件进行全面布局。

标准建设待加强

总体而言,RISC-V技术完善度越来越高,参与者越来越多,生态越来越多样,推动了市场繁荣,有利于技术创新。然而,由于RISC-V采用标准十分宽松的许可证,各家厂商重复研发、互不兼容,容易出现市场的碎片化,最终会限制RISC-V发展壮大。

在开源模式下,如何让遍布全球的开发者高效协同、形成合力,标准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要避免RISC-V的碎片化,就意味着需要加大相关标准的建设力度。当前,RISC-V标准由RISC-V国际基金会推进,我国要提高在RISC-V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增加对开源社区的投入,提升对代码的贡献度。

对此,奕斯伟计算CTO Dr.李表示:“经过这几年快速发展,新兴的RISC-V开源指令集已经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展现出主频大幅提升等技术优势,但决定芯片架构竞争力的不仅仅是技术本身,还有丰富的软件生态和高度的产品差异化潜力。虽然当前RISC-V与X86和ARM指令集还有不小差距,但随着新兴市场的蓬勃发展与生态的不断完善,搭载RISC-V指令集的芯片应用场景更加丰富,未来有望加速发展壮大,在主流芯片架构中占有一席之地。”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奕斯伟计算):技术奕谈 | RISC-V的C位进击之路

en_USEnglish